2)第六百零三章 基地渔业队_荒木泽代走进不科学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彩虹立马握住了徐云轮椅的把手,微微一叹:

  “得了吧,郭工,还交给你照顾呢——你们这些男同志真玩起来估摸着智商都得归零,到时候保不齐韩立同志被鱼拖走了都发现不了。”

  “反正我今天没啥其他任务,就干脆跟你们去一趟好了,不过我得先去和林主任说一声。”

  老郭对此自是欣然应允:

  “如此最好,彩虹同志,那就辛苦你一回了。”

  随后乔彩虹回职工医院和林宇做了个报备,回来时还带了个小药箱,箱子里装着一些药品和徐云午餐要喝的驴毛汤,汇合后三人便出发了。

  十多分钟后。

  老郭带着徐云和乔彩虹二人从职工列车上走下,抵达了二分厂的一处空地。

  这处空地徐云倒并不算陌生,当初他还是七分熟的时候就是从这儿被老郭带进基地的,如今一转三分熟了。

  这里也是整个221基地与外界连通的一处重要节点,各种不需要火车运输的物资基本上都是从这儿被运进的基地。

  只见此时此刻。

  这处空地上赫然停着十二三辆的军绿色运输车,每辆车上都有一些青工在边交流边忙活着什么:

  “十七....十八....十九.....咦,俺们四组的渔网少了一副!哪位同志有看见的四组编号的渔网吗?”

  “三哥,我这儿有副多出来的,你看看这是不是你们组的?”

  “劳驾丢过来我瞅瞅......没错,就是我们组的,谢了您叻!”

  “宋副处长,六组物资点数完毕,鱼叉断了一把!”

  “小陈,你去再和气象指挥处的同志联系一遍,最后确认一次气象情况!”

  看着热热闹闹的现场以及各式各样的渔网,刚抵达空地的徐云不由有些发愣。

  我去,这啥情况?

  原先他以为老郭所说的钓鱼,只是去海晏县附近的某条河边甩两杆罢了,可看现在这架势

  蓦然,徐云忽然想到了什么,转头对老郭问道:

  “郭工,咱们这是....打算去青海湖捕鱼?”

  “唔?”

  老郭对于徐云能够这么快就猜到答桉略微有些意外,不过还是肯定的点了点头:

  “没错,按照厂里的计划,咱们的渔业队今天准备去湖里打鱼,所以我就想着跟去凑凑热闹。”

  “青海湖离咱们这儿只有四十多公里,坐车没一会儿就到了——不过渔业队的同志做的大船,会在湖上待三到四天,咱们坐的是小船,当天去当天就能回来。”

  “怎么,小韩,你听人说过渔业队的事儿?”

  “没有。”

  徐云很实诚的摇了摇头,指着面前的运输车解释道:

  “郭工,我是看到这些车子才反应过来的——毕竟这么大的架势显然是准备大规模捕鱼,不可能跑到什么小河小溪边凑热闹,那么咱们周围符合条件的就只有一个青海湖了。”

  说这话的时候,徐云也在心中飞快的回忆起了221基地渔业队的事儿。

  渔业队和畜牧队一样,都是属于221基地为了保证职工食物摄入组建的副业队。

  而渔业队打鱼的地点,自然就是在青海湖上了。

  会搜索百度的同学应该都知道。

  青海湖的湖面海拔3260米,面积4583平方公里,周长360公里,平均水深约19.15米,最深32.9米,烈日炎炎的盛夏平均气温15c左右,是我国内陆最大的咸水湖。

  这种面积的湖里有着各种各样的鱼类存活,渔业资源之多在国内的内陆湖中妥妥坐二望一。

  不过渔业队最早的打鱼方式有些东北化,就是冬天在冰面上挖个洞然后钓鱼,但这种方式效率太低了,便开始用小木船和拦网开始网鱼。

  如果徐云没记错的话。

  基地现在在青海湖的某处应该已经建了一处船坞,每次打鱼的时候都是基地这边发空车和副业队员,抵达船坞后开船下水,然后有了鱼获再用运输车装回来。

  每次出湖打鱼,渔业队大概能有好几万斤的鱼获,基地人均一周可以吃到一条鱼。

  请收藏:https://m.tp18.cc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