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29章 私访_宋士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两河宣抚司创立,使得王松不再像从前一样,兵器铠甲、粮草辎重、甚至油盐酱醋这些琐事都要自己操心。

  他只要统筹协调,练好新军,各种物资就如流水一般地从后方汴京城运过来。

  他现在所要关心的,除了银钱,就是火器了。

  在东京城的时候,他留下了火药的佩方,不过比«武经总要»上的稍好一些,能炸而已。其中的颗粒化也做了保留,并没有传于诸人。

  倒不是他敝帚自珍,实在是东京城林子大了,什么鸟都有。一个不慎,这火药佩方若是流传了出去,他可就是中华民族的罪人。

  从东京城发来的兵器中,依然没有震天雷。听说发生了几次事故,伤了些人,震天雷便停了下来。看来朝廷的那些工匠也是认为震天雷威力一般,做起来麻烦,还是归向了长弓硬弩。

  但是,现在轮到他自己的时候,他又不得不使用火器,他不可能让自己的士兵没有此等利器。而为此,他宁可背上骂名,惹来猜忌,却也是义无反顾。

  毕竟,他心底无私,大不了功成名就之后,他退隐田园,拙居于泉林之下。

  但是,一旦火器在军中使用,这可就是无偿奉献,所用的银两都得自己从腰包里掏。

  一场大的战役下来,最少也是数万颗震天雷,也就是十万贯钱左右。若是战争持续数月,则最起码也是二三十万贯钱财。

  一年就是二三十万贯钱,这么大一笔银子,他又到那里弄去。

  这已经是一笔不小的支出,再加上铁坊、矿工、木材厂、山上原来的数千兄弟,这些人的支出加起来,直让他焦头烂额,已经是入不敷出了。

  他又不能裁减雇工人数。这些人,每一个人,身后都是一家子人,一个人没了饭吃,饿死的就是一家人。

  而且,为了吸引壮丁们入伍,他还不得不四处救济,赈民匮乏,以使之成为仁义之师。

  四处的粥场,免费的汤药供给、棺木安葬,无处不在的衣物施舍,每一步,都是实实在在的银钱支撑。

  他把所有的饷银都支了出去,两袖清风,以至于他出去时,常常要杨再兴等人请客吃饭,可以说是颇为尴尬了。

  再加上朝廷赏赐的绫罗绸缎都被他赏给了部下,经常一身粗衣,军士们戏称他是“粗衣相公”。

  不过,他倒是赢得了军士的广泛爱戴。别人的相公当的志得意满,烈火烹油,花团锦簇,出入随从侍女数人,煌煌然不可一世。

  他却是两袖清风,一尘不染,常常是身无常物,囊中羞涩。

  古来圣贤皆寂寞,何况我辈孤且直,大宋朝贿赂公行,难有为官不富者,做官做到他这个份上,也算是蝎子尾巴,独一份了。

  固镇以西,洺水河渡口,热闹的草市上,王松几人在一处简陋的茶摊上坐下来,几碗热茶,几个肉饼,就已经是

  请收藏:https://m.tp18.cc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