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第六十二章 传讯_金庸世界里的道士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你也要走么?”萧月生轻轻入下竹箸,拭了拭嘴角。

  “你想走……”他忽然一笑,“……那便走吧――!”他脸上带着淡淡的笑容,目光冷冷扫过她秀雅的面庞,不再看她。

  “……”程英本是欲说几句承蒙照顾之语,触到他的带着几分寂寞萧索的寒冷目光,却再也说不出一句话来。

  这一顿早餐,萧月生脸上一直挂着淡淡的微笑,却未再说一句话。

  其余诸人,也没有说话,只是默默的吃饭,没有屋顶的大厅内,幽幽香气之中,却笼罩着极为压抑的气氛,即使夹菜之时,人们也轻手轻脚,避免声音的发出。

  只是完颜萍眼中的忧色越来越重,黛眉轻蹙,愁云重重,本带着柔弱气质的玉脸,越发显得楚楚动人。

  她已经发觉,自己丈夫越来越不对劲,心绪波动过大,实在大为反常。

  换作以前,他总是云淡风轻的姓格,万事皆是不荧于怀,即使生气,发脾气,却也总感觉是闹着玩儿,不是真的生气,他的心,仍是平和而圆融的。

  但这一次,他在吃饭时的情绪变化,她却能感觉出,他的心在波动。丈夫曾言,修道之人,修到最后,修的仅是心而已,而这一次,他的道心却并非原来那般坚不可破了。

  临安的普度寺,位于天目山之巅,虽是地位幽僻之地,却是声名远扬,主持方丈烛明大师,是声名远著的道德大僧,人所共钦。

  只是普度寺地处天目之巅,山路崎岖难行,平常之人,只能望而兴叹,只能远瞻而已。

  因此普度寺虽然彰名于外,却仍不失清幽,实是一个避世的清静所在。

  萧月生与烛明大师相识,也是平常的紧,只是他无聊时闲游临安城,偶尔听说普度寺的方丈大师是有道高僧,且琴棋书画,无一不精,实是不世之才。

  萧月生好奇之下,拜访普度寺,以棋会友,从而结成方外之交。

  普度寺他已并非第一次拜访,自是瞬间可至。

  闻名天下的普度寺,也仅是一间小小的寺院而已,所谓山不在名,有仙则灵,像这般规模的寺院,临安方圆百里,不下百座之多。

  天目之巅,几块高耸入云的巨石之下,寺院倚势而立。

  一间大殿,左右各一间仿殿,东西厢房便是禅房与修持之所,可谓简之又简,以至于损。

  而寺院前栽修竹,后植青松,山泉来自巨岩,绕寺而下。

  萧月生站于寺前,远望而下,天空澄明,群林郁郁葱葱,水清潭明,令他心随之一畅,颇有吞吐天地之感。

  萧月生游目骋怀不久,自敞着的寺门中走出两位僧人,一老一少,一前一后。

  前者身形魁梧,挺拔昂扬,头上精光闪闪,面上须眉皆白,两条寿眉垂至眼角,鼻直口方,一袭紫金袈裟披身,显得华贵庄严,令人顿起敬慕之心。后者一身灰布僧袍,

  请收藏:https://m.tp18.cc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