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第二卷渔家傲 第二十四章塞下秋来风景异(八)_崇祯大明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转眼十月份就在酷热的实践中流失了。

  而剿灭反贼的事情也几乎进入了尾声。

  王嘉胤、高迎祥、张献忠、王自用等人已经被追赶到了一处叫做郑州荥阳的地方。

  也不知这些人为何如此能跑,居然从陕西这一带,跑到了河南去了。

  不但距离远,而且河南那个地方的起义条件根本就不成熟。

  “嘿嘿,天下没了世家,却还有门阀,没了门阀,却又有了士大夫,不知道往后还会产生些什么稀奇古怪的玩意。”

  崇祯可不相信,一群起义军,能够在军队全力围剿之下,还能够神不知故不觉得跑路,这其中没有那些所谓的士子们的帮助。

  历来战乱都有这么一群自以为站在最高点,可以掌控全局的人,玩一些一天地为棋子的把戏。

  当然大多数都是给玩脱了。

  东汉末年是这样,然后“黄巾起义”席卷天下。

  大唐末年也是如此。

  现在是不是轮到他大明了?

  虽然崇祯对这个时代的文人下限很是不耻,可这些人明哲保身的能力真的可以让人刮目相看。

  小麦已经全部种上,一口口水井也都被打了出来,暂时解决了吃水难的问题。

  只需要等到明年四五月份,就能收获一波,差不多半年的时间可不能让这些人全部闲下来。

  正想着,一路从京城赶来的徐光启,走了进来。

  如今在西安府周围可是建立了不少适合当地特色的厂房,其中容纳的人口多的不计其数。

  若是粮食突然有了缺口,要是暴动起来,很难镇压的住。

  徐光启不是军人出身,看不出其中的隐患,可皇上坚持如此,他也没有办法,只能照办。

  “皇上,您需要的水泥配方已经研究出来了。”

  配方同样是一个残次品,只知道大概的方向,就开始让人试错研究,好在道院改制之后,每一个有本事的人,都想要拿到一万两白银,和一个大学士的帽子戴戴。

  和之前不同的是,一开始这些人只关注一万两银子,直到皇上为了保住“火枪大学士”的帽子,不得已换了整个朝廷的大臣,然后这些人才幡然醒悟。

  原来相比于银子,这一个帽子似乎更加珍贵。

  这次来到西安府,也是崇祯先行把大概的选址做好了,才传书让整个道院全部搬过来,沾一沾十三朝古都帝王之气。

  其实最重要的就是怕把这些技术人员,放在京城不放心。

  “哦!研究出来了?其中的工序复杂吗?让那些普通人能不能够生产出来?”

  崇祯一脸欣喜的连续问出了三个问题。

  水泥的问题解决了,接下来的修路就会顺利许多,而其中的好处,不用是哦就能明白。

  加快物流的运输,就能盘活这一片农业萧条的地方。

  不过是一种另类的社会财富的分配。

  把东南方向的多余粮食,可以用贸易的方式,让那

  请收藏:https://m.tp18.cc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