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第七百七十章 北巡塞外_老子就是要当皇帝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户部尚书韩德元的上书,罗志学并没有第一时间给予回复,也没有按照常规交给各大臣们进行讨论,又或者是打回去让韩德元修改之类,更没有第一时间拒绝。

  而是采取了非常特殊的「留中不发」。

  留中不发这种情况,在大楚帝国里其实还是比较少见的。

  因为和传统的封建王朝不太一样,大楚帝国处理各项政务的时候,有着非常明确的渠道以及流程,各种建议或报告递交上来后,要么同意,要么不同意,要么交由各部门讨论再做出决定,要么打会修改等等。

  而留中不发这种不交议也不批答的模式,在大楚帝国里其实比较少出现。

  但是现在,罗志学却是针对韩德元的制定最低工资标准,最长工作时间的提议采取了留中不发的措施。

  就是因为这种事太敏感。

  罗志学不可能直接同意,也不可能拒绝,甚至罗志学都不可能现在就交给各大臣们进行议论。

  主要还是这事太过重要,牵一发而动全身,稍有不慎就会引起巨大的波澜。

  而罗志学个人呢,一方面希望制定最低工资标准,最长工作时间的限制,从根本上提高工人群体们的生活水平。

  但是另外一方面,他也不希望这种措施会影响到大楚帝国目前正在蒸蒸日上的工商业经济发展的势头。

  因为一旦制定最低工资标准,最长工作时间这种福利保障措施,固然能够让帝国得到更多工人群体的拥护,但是不得不说的是,人都是贪婪的,有了这个他就会要那个,并且要的越来越多。

  这次给了,下次不给,人家就不乐意了!

  当然,这并不是重点,重点是工人工资高了工作时间少了,就意味着企业的生产成本高了,这对于很多毛利润比较低的行业而言,会造成极大的冲击,甚至导致不少企业亏损甚至破产。

  所以这种事它有好的一面,也有着坏的一面,并且后续影响会非常大。

  做,肯定是要做,但什么时候做,具体怎么做,这就是值得商榷的问题了。

  罗志学自己其实也拿不定注意,之前起高调在公开演讲里肯定工人群体的重要性以及改善工人群体生活水平,表示的只是一个态度。

  但是具体怎么搞,什么时候搞,罗志学还是要听取更多的意见,更深入了解帝国内部的情况后再做决定的。

  因此面对韩德元的上书,罗志学采取了极为谨慎的留中不发。

  罗志学的心思,对于一票沉浸在官场数十年的老官僚们来说并不难猜测。

  他们很清楚了罗志学采取了留中不发后,接下来就是该各自上书陈述不同想法的时候了。

  于是乎很快就有不同的奏折迅速飞到了罗志学的御前,而罗志学一律采取留中不发。

  就在这种情况下,罗志学完成了天津的视察。

  罗志学在天津停留视察

  请收藏:https://m.tp18.cc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