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558章_带着成都回三国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刘鑫倒是非常好奇,是那位人才值得赵忠专门派自己的弟弟赵延去挖墙角,最后还惹得刘宽这个老好人跑到汉灵帝这里来告状。

  所以,刘鑫开口问毕岚道,“毕常侍,话说这被挖的墙角,到底是那位人物呢?”

  毕岚呵呵一笑,开口说道:“那位被挖的墙角,名叫傅南容,傅燮。”

  刘鑫眉头一挑,这才想起来了这个傅燮是谁,确切的说,刘鑫之所以认识傅燮,其实是因为傅燮的祖先傅介子。

  在西汉年间,也就是征和元年(公元前92年),当时的楼兰国王病死,匈奴便急送楼兰国的质子(充当人质的王子,秦始皇当年也是)安归回国继承王位,安归因此更加倾向于匈奴,选择与汉朝为敌,先后偷袭杀死了汉朝派往西域的使者安乐、安忠、遂成等人,又杀害大宛、安息等西域国家派到汉朝的使者,使汉朝与西域的交往因此断绝,不久之后,楼兰国与和龟兹国贵族一起攻杀汉朝派驻轮台的屯田校尉赖丹。

  元凤三年(也就是公元前78年),傅介子上书朝廷,自愿出使大宛,汉昭帝便让他在路过楼兰国和龟兹国的时候,顺路去谴责两国国王背叛汉朝,杀害汉朝官员和使者的行为。

  于是乎,傅介子率领随行将士来到楼兰国,设计在宴会上刺杀了楼兰王安归,另立偏向于汉朝的王子、安归之弟尉屠耆为王,并且安抚楼兰国居民,并改楼兰国名为“鄯善”,归朝之后,傅介子因功被封为义阳侯。

  而这位被称为“不破楼兰誓不还”的传奇英雄傅介子,便是傅燮的先祖,刘鑫便是在查阅傅介子的资料时,知道了傅燮。

  傅燮出身于灵州(实际上只是一个县城而不是一个州)望族,所以傅燮自幼就受到了良好的教育,他的启蒙老师便是性格宽厚、政绩显赫、但是受到宦官排挤的汉朝太尉刘宽。

  而傅燮与其他文士的画风有些不一样,长得非常魁梧,“身长八尺,而有威容”。

  而傅燮他本来是字幼起,而后才改字为南容,因为傅燮决心要学习孔子的门生南宫子容高洁的品行,后来傅燮被举为孝廉,出仕为官,而举荐傅燮的伯乐就是北地郡的太守范津,而这范津字文渊,南阳人,是一个慧眼识英雄的好官,作为范津选出来的少年英才傅燮,在准备前往洛阳城内做官的时候,却决定为刚刚病逝的范津弃官守丧三年,以报答范津的知遇之恩,从此作为北地郡灵州贤士傅燮,便为天下人所知。

  东汉后期,也就是汉灵帝时期,朝廷腐败,以赵忠、张让为代表的十常侍把持朝政,汉灵帝完全依靠宦官,汉灵帝甚至荒唐地说道:“张常侍(张让)是我的父亲,赵常侍(赵忠)是我的母亲。”,而这时的傅燮是一位正直干敢言的文士,虽然没能在官场

  请收藏:https://m.tp18.cc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