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三八四章 董扶的推荐_带着成都回三国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董扶点了点头,沉思了一会儿之后,笑着对刘鑫说道:“如果王爷你需要的是文士类型的人才的话,小老儿能够为王爷你推荐许多的益州名士,如任安、王商、陈实、祝龟等人,他们都是当代益州文士的代表人物,而且小老儿在他们哪里也算是有几分薄面,所以如果由小老儿去聘请他们出仕为官的话,成功率应该在八成以上。”

  刘鑫点了点头,八成以上的成功率如果换在游戏里,那就相当于是百分之百的成功率了,除非遇上某些特殊的情况,否则是不可能招揽失败的。

  而且正如董扶所说的那样,董扶提出打的这些文士都是当代益州的重要人才了,毕竟益州的人才说实话也是不少的,但是一个个都选择隐居,避不出世,所以导致益州人才稀缺的假象,如果深挖的话,还真能凑出一个不错的阵容来。

  当然了,这说的都是文士,益州的武将真的是有些拿不出手,帅才虽然还有那么几个,比如黄权张任还有严颜,而武将基本上就都是一些二流水平了。

  刘鑫在听完董扶的话后,便笑着说道:“董侍中,还请你为本王详细介绍一下这些人吧,毕竟我还真不认识这些文士,毕竟董侍中你也知道本王这才刚刚回到大汉。”

  董扶笑着点了点头,他自然是知道刘鑫刚刚来大汉,不知道自己刚刚开口说的那些人的名字。

  于是乎,董扶开始为刘鑫介绍起这些人来,“首先我想给王爷你介绍的是任安,正如王爷你知道的那样,在益州小老儿我正是和任安齐名的,而且我们都是广汉绵竹人,并且还是师出同门,都是在大儒杨厚门下学习的。”

  根据董扶的叙述,刘鑫也算是知道了任安的为人与经历。

  任安出生于公元124年,如今也有六十五岁的高龄了。

  而任安字定祖,广汉绵竹人,在年少时便师从益州当地著名文士杨厚,并在杨厚门下求学多年,然后由于任安勤奋努力,学业非常优秀,所以为了进一步深造,任安在杨厚的支持与推荐下,决定远离家乡,离开益州到京师洛阳入太学学习,用心专研儒家经典,并在《诗》、《书》、《礼》、《易》等方面有着自己独特的见解。

  在太学期间,任安很快就表现出非凡的才华,他对于各类的经典均能索隐探微,深研博取,受到太学中师生的好评和尊敬,甚至有人编出歌谣来称赞任安为“居今行古任定祖”,即是夸赞任安具有古人的高节。

  任安太学结业后,便返回家乡绵竹,曾先后应郡太守的邀请作郡功曹,然后受益州刺史征召作治中,都是相当重要的职位,但是因为东汉政局的日益动乱,贪官污吏如鱼得水,而像任安这样清高的文士自然不可能与之同流合污,所以不久之后任安就选择弃官还乡

  请收藏:https://m.tp18.cc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