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第二二七章 好酒的淳于琼_带着成都回三国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投其所好,最重要的还是抓住时机,比如就是现在。

  淳于琼现在说出了自己的爱好,正是刘鑫开口拉拢淳于琼的大好时机。

  于是乎,刘鑫笑着说道:“没想到仲简兄也是爱酒之人,恰巧我手头上有不少好酒,仲简兄你也应该听说过,我在益州拍卖会上提供了大量的优质葡萄酒哦,这次我来洛阳时也带了不少,今晚有没有兴趣上我府中去喝上几杯?”

  招揽时的谈话很重要,其中最值得注意的是,不要一次性将自己的底牌都翻开,比如刘鑫知道淳于琼喜欢烈酒,但是刘鑫先拿葡萄酒这样的发酵酒来自诱惑淳于琼,而把白酒作为底牌备用,一步一步的来。

  淳于琼闻言之后便眼中发亮,作为一个爱酒之人,淳于琼对于葡萄酒的大名可是闻名已久,可惜汉代的葡萄种植量与产量都很少,所以汉代出产的葡萄酒便十分珍贵,除了大汉王室,以及顶尖的世家豪门有机会享用之外,其他人也只能知道个名头,连见都见不到一次。

  就像淳于琼,他的家族虽然在颍川也是小有名气,但是在袁家这样的庞然大物面前,就算不上什么了,所以就算淳于琼再爱酒,也没有机会见到葡萄酒,只能从他人口中一解酒瘾。

  面对刘鑫的邀请,淳于琼也开始陷入两难的境地,淳于琼自然想去尝试一下传说中的葡萄酒,但是就这样贸然去刘鑫的府中,又让淳于琼有些抗拒,因为自己和刘鑫才认识不到几个时辰,而且两者的差距还是不小的。

  古人的人际交往相对于现代人来说比较简单,也比较纯粹,但是也有一点很奇怪,那就是古人的人际交往也讲究一个“门当户对”。

  至从春秋战国以来,华夏的阶级分化越来越严格,不同阶级身份地位的差距也越发明显,所谓的“礼法”更是让这一现象越来越严重,高阶级的人开始在面对低阶级的人时,产生越来越严重的优越感,这边导致了人际交往时的局限性,只有同一阶级的人才能成为真正意义上的朋友,而不同阶级的人在成为朋友时,往往更像是上下级的关系,至于能够真心实意成为朋友的,那便少之又少。

  这也导致了一个现象――谈笑有鸿儒,往来无白丁;阶级分化现象越来越严重,人际交往的圈子几乎固定在了同一阶级中。

  比如现在,淳于琼与逢纪都是小型世家的新一代领军人物,而袁绍虽然是来自大汉的顶尖世家,但是因为庶出的关系,在袁家并没有受到多少重视,也没有获得多少实质性的资源,所以在身份上,袁绍虽然是高出了逢纪与淳于琼不少,但是在实际上却位于同一起跑线上。

  所以袁绍才能与逢纪与淳于琼成为朋友,如果是袁家的嫡子袁术,恐怕袁术根本就看不起逢纪与淳于琼,更别提成为

  请收藏:https://m.tp18.cc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