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第151章 安民和诉苦_三国之赤色黎明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华夏共和国强势崛起,以碾压的形态迅速壮大起来。

  从原本只有扬州五郡之地,骤然吃下了豫州和兖州大部分州郡,甚至连同荆州的江夏郡和南阳郡,司州的河南尹也给吃了下来。

  国土面积骤然提升了两倍有余,只可惜人口却是没有翻倍。还是有很大一部分的世家,或者是寒门,并不喜欢华夏共和国的执政模式,然后随着大汉共和国北迁到了黄河那边。

  大汉帝国也算是一个胜利者,虽然失去了荆州大部分的土地,好歹是把襄阳作为钉子留了下来。关键是还吃下了凉州北部的羌族区域,河套平原的南匈奴区域,甚至还占据了司州的河东郡和河内郡两地。

  孙坚也是得胜者,占据了南郡偌大的地盘,算上荆南四郡和交州,也算是个庞然大物;更别说吕布,占据徐州和青州两地,也不容小窥。

  唯有大汉共和国成了彻头彻尾的失败者,投入了大量的金钱在南匈奴那边,只希望能够打通另外一条丝绸之路,谁知道最后顾此失彼,直接导致中原三州,甚至是司州都给丢了。别的还好,司州的雒阳原本可是共和国的国都,丢掉了这里,那真的是丢脸丢大发了。

  好处也不是没有,门阀们终于愿意为国家出点力气,不至于以前这样,真的把国家当成玩具来玩。刘协的权力也得到了扩充,不再如同一个傀儡,至少开始具有一定的话事权。

  自然而然的,刘备也得到了刘协和袁隗的双重支援,就算是打了败仗,地位居然也有所提升。只可惜横在他上面的,或者说更得到刘协青睐的,却是刘岱和刘和。前者是汉室宗亲,其伯父更是东汉太尉,根正苗红;后者是刘虞的儿子,也是根正苗红的皇叔。

  没办法向南,那么大汉共和国就开始向北和向东,由于缺乏足够的人口,于是大量的鲜卑,乌桓,扶余和高句丽的百姓就成为了奴隶,源源不断的运送到国内。

  甚至大汉共和国还组建了一支奴军,人数大概在五千,死了就立刻补充,用最残酷的方法进行训练。训练出来的或许已经不是一个人,而是一个凶兽。

  国土得到了扩张,华夏共和国迅速派出了大量的官员,把基本的行政班子给构架起来。这次的结果比预想中的要大得多,这意味着需要更多的官员。

  李煜本着宁缺毋滥的原则,先把州刺史和郡守的班底给构架了起来。其中兖州刺史为陈瑀,豫州刺史为荀悦,河南尹则交给了糜竺。

  陈瑀和荀悦今年已经四十多岁,而且都有很高的从政经验,这没什么好奇怪的。但糜竺今年才三十岁,却已经当上了郡守,却是羡煞旁人;甚至若仔细查看官员名单,会发现不少郡守年纪也都是在三十岁上下,大多都是第一批的公务员火线上位,这种情况估计也只有在

  请收藏:https://m.tp18.cc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