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第九十二章 插岭关_残明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成事不足,败事有余,东林党一向都是这样。

  吕大器没有足够的实力和能力,却学人去搞政变,属于典型的作死行为,本来他一个人作死也不要紧,但事情现在搞的这么大,还把朝廷里的各方势力都卷了进来,留下一个难以收拾的烂摊子,让汪克凡非常头疼。

  毫无疑问,面对这种**裸的挑衅,楚勋集团必须做出反击,但这里面的分寸该如何掌握,反击到什么程度,还需要仔细斟酌。

  最简单的办法当然是痛打落水狗,对东林党进行彻底的清洗,但这样一来,朝局的平衡就会彻底打破,对楚勋集团未必有利,无论“南党”进一步坐大,还是“帝党”趁势崛起,都是汪克凡不愿看到的结果。

  楚勋集团这几年虽然发展很快,可是底蕴终归不够,远远没有达到可以掌控一个国家的地步,没有足够的实力和其他的政治势力同时开战,如果把东林党彻底搞垮,多半会便宜了南党和帝党。

  失去江南士绅地主的支持后,东林党已经变成无根之萍,早晚都是一只死鸡,区别只在于早死还是晚死,再多留他们几天也没有多大的危害,与之相反,南党有两广士绅地主的支持,是个更加难缠的对手。

  隆武帝这边的威胁更大。

  经过几年来的苦心经营,隆武帝不再是当初那个任人摆布的傀儡皇帝,从内庭太监到锦衣卫,再到一部分文武官员,他已经有了一套自己的班底,也就是忠于皇权的“帝党”。和南党、东林党、楚勋集团比起来,帝党的实力还明显差着一两个重量级,但因为有皇帝的支持,将来的发展潜力却不可小瞧。

  如果把东林党搞垮,却换帝党上位,皇权的扩张速度将会失去控制,很快和楚勋集团之间产生激烈的矛盾,甚至反目为仇,分道扬镳。

  汪克凡带着楚勋集团和楚军走到今天这一步,已经没有回头路,有些原则性的问题,也是不可能妥协的,最后只能和隆武帝决裂。

  但这是两败俱伤的结果,亲者痛,仇者快!

  如果套用持久战的理论,抗清斗争刚刚进入相持阶段,明清两军将在很长一段时间内互相拉锯,比拼耐力体力和国力。汪克凡需要一个稳定的后方,就像刚刚过去的南昌会战一样,为楚军源源不断地提供后勤补给,如果后院起火,自家人先打个你死我活,反而会让满清渔翁得利。

  为了维护“抗清统一战线”,必须把吕大器捅的这个窟窿补上,在朝局中找到一个新的平衡点!

  大的方针定下来以后,就有了努力的方向,虽然事情仍然很棘手,但是汪克凡和程问等人商议之后,很快拿出了一个应对的方案……

  南昌到桂林的直线距离大约是八百多公里,这个年头又没有飞机,路上随便拐一拐,就是一千公里朝上,汪克凡

  请收藏:https://m.tp18.cc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